看完這篇,忍不住寫了文章 :
我不否認,台灣的確很多新聞與議題太著重於飲食報導上,而且報得很粗淺,常常在電視上或是報刊雜誌的畫面上,是大排長龍的店,接下來一句就是"好香濃" "好Q彈" "入口即化" 就沒了。
但是,在下並不覺得在生活中喜歡吃、或者是愛吃、或者是喜歡拍食物照片到底是有什麼被看不起的。
巷口麵包店賣的巧克力蛋糕,的的確確並不如歐洲高檔店裡進的生巧克力那樣高檔,可能還有許多人工香精,廉價的裝飾,但是它可能帶給一對小情侶,或是一個小孩子,在當下那無可取代的幸福溫暖感覺。
對我來說,廚房是家裡的重心(但我不覺得別人要這麼認為),外出幾日,不管飛行或旅程多累,隔天是一定要上市場採買好好煮食一頓,才有結結實實踩在家裡地板上的感覺。食物讓我想起我的外婆,我的家人,我是如何長大,那裡面織滿濃濃的愛恨情仇。跟朋友分享食物,也讓我看到文化習俗的不同。比方說,我在外省家庭長大,從沒吃過碰餅煎蛋,而本省家庭朋友介紹我,這是要怎麼煎怎麼搞,這是以前較清苦人家作月子用的,阿那個誰誰誰的爸爸是怎樣吃,那個誰誰誰的阿嬤說她以前又怎樣吃,那個誰誰誰的阿姨說要買哪家才對,哪個商家的後代怎樣分家怎樣吵架怎樣合作,在這些看似『沒營養』的討論中,其實可以看出一個地方風俗上的變化,商家的變遷,以及生活習慣上的累積。對我來說,那不只是一個碰餅,也不只是一個碰餅煎蛋。
飲食文化是很有趣的一件事,比方說唐代人不吃豬,覺得豬會讓人生病,日本在在德川綱吉時代有生類憐憫令,所以江戶食無肉,但其實民間常常偷吃步,發明很多黑話黑市偷吃肉。
我不想用抵毀歐洲還不是怎樣怎樣的去說作者你的家鄉如何,相信作者聽了也會不舒服,而且這樣很愚蠢。我也不覺得外國人一定要喜歡台灣的食物,畢竟多數人的舌頭,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。但我喜歡看人訴說他家鄉什麼食物什麼東西好好吃,那雙發亮的眼睛,講述他阿嬤還是爸爸,或是自己在廚房是怎樣一步步弄出這道菜,那語調或文字,是很有感情的,因為『我覺得這個好好吃,真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這份快樂』,『我覺得這個好好吃,煮出來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這份幸福』。雖然我不一定真的喜愛對方分享的文字照片或端上來的食物,但我領受到了對方真摯的感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